首页

umfoot.com

时间:2025-05-26 12:34:59 作者:河北多举措应对高温天气 防范小麦“干热风”危害 浏览量:10317

  当前,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已步入灌浆阶段,籽粒正逐渐饱满。这一时期不仅是小麦养根护叶的关键节点,更是决定产量的重要阶段。然而,5月下旬,河北省部分地区高温天气来袭,最高气温突破40℃,河北中南部部分麦区已出现不同程度的“干热风”现象。“干热风”是小麦生育后期常发的气象灾害,会造成小麦叶片光合作用降低,加速叶片衰老,进而导致粒重降低、质量下降。

  为有效应对“干热风”等不利天气影响,河北冬小麦粮食主产区多举措应对高温天气。

  邢璐 王天译 河北邯郸报道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联播观察|大国“会客厅” 习主席提到3个“第一批”

2021年2月,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接到举报,称江苏省宜兴市一河道沿岸有大量来源不明的“绿泥”,接上述通报后,宜兴市生态环境局立即开展调查。经检测,“绿泥”含有重金属铜,且对堆放地点环境造成损害,涉嫌污染环境罪,遂启动行刑衔接机制,将该案移送宜兴市公安局立案侦查。

甘肃“西”引沪上“银发族”打卡“康养游”

近年来,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,高阳纺织产业求新求变,实现从传统织造向智能化、高端化、绿色化的转型升级,产业集群释放新活力。

最新UTD全球商学院科研百强榜“出炉”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排名上升6位

非急救转运服务主要包括院后医疗转运(含长途跨区转院)、院后助行转运等。随着人口老龄化、新医改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逐步深化,非急救转运服务供需矛盾不断加剧。

山西路桥集团回应“国道241工程质量问题”:成立调查组

11月5日至10日,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,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马达加斯加留学生唐米拉在自己祖国的展台,寻找到了自己家乡的味道。(周孙榆 李秋莹)

国际议员看中国经济发展:百闻不如一见

中华文明是开放的体系。《尚书·尧典》记载了帝尧时代“协和万邦”的情境。公元前一百多年,中国就开始开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。汉代,张骞两次出使西域,中国船队到达印度和斯里兰卡进行物品交换。唐代对外交流非常活跃,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七十多个。宋朝积极开辟海外贸易,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。元朝打通了欧亚大陆的直接联系,颁布一系列鼓励对外贸易的政策。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,一直抵达非洲。明末清初,中国人积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,欧洲的天文学、医学、数学等知识纷纷传入中国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